在线 客服
GD&T魔界,入门看标准,高手玩测量,骨灰玩数学!时隔16个年头,美标终于在1994年之后,于公元2020年8月份发布了最新GD&T数学模型定义国家标准ASME Y14.5.1-2019,你没有看错!是2019版。广大Inspectors喜极而泣,奔走相告、喝粥相庆,终于可以测量咧!
本期主要聊一聊ASME Y14.5.1对轮廓度评定标准的变化,兜兜转转这么多年,最终还得向ISO看齐。其实原来的判定标准也没有错,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看的不是过程而是结果,除非要做问题分析。下面就具体说一下,这一版的轮廓度判定原则增加了一个参数“g”,Growth Parameter,这里姑且翻译为:增长量。具体的英文说明,大家可以查阅标准的46~47页,我这里就不当搬运工了,什么都没有图示来的简
基准基准及基准系是GD&T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图纸中其它尺寸公差测量的起始点,通过合理的基准标注来表达传递零部件的装配功能。工艺工程师通过产品图纸中的基准合理安排加工工序,测量工程师通过图纸中基准建立坐标系检测产品。2 默认基准默认基准就是根据图纸中尺寸公差标注,以及平时我们工作习惯和工厂中一些加工传统观点,即使在图纸中没有标注基准符号,也假想图纸中某些平面、直
上期我们讨论了平移,旋转和敏感度(Sensitivity),平移的敏感度始终为1,和结构无关。而旋转的敏感度和结构有关系, 比较可怕的是它可能会大于1。基于这个理论,我们讨论了敏感度对测量的影响(严格意义上讲,是对加工工艺的影响),一句话,我们害怕旋转的原因是,在旋转运动中,结果变量O和原因变量C之间的关系不是1:1, 还有一个以敏感度作为放大系数的参数在作祟。
我们只传递有个性的观点不少研发工程师从来就没有算过尺寸链,Never! 理由是:老板没买软件!?徐老师答:我不扶墙只服你!拒绝任何反驳。虎皮尖椒味道不好怪老虎,老婆月饼味道不正怪老婆。尺寸链到底怎么计算,今天见分晓! 我们先谈研发工程师画图的理由:理由一:Show给老板看。赞!理由二:为共产主义事业。赞,嗯!理由三:为了检验员可以测量。赞!好人一生平安。理由四:为了楼下车间老王可以制造。
工程师们在设计孔轴配合时,通常是靠标注尺寸大小公差来保证装配功能,如下图所示,孔与轴装配,孔最小直径是5.0 ,轴最大直径是5.0,那么下图的尺寸公差标注就一定可以保证孔轴装配不干涉吗?初步判断好像装配没问题的,因为孔最小直径是5.0 ,轴最大直径是5.0,最大轴和最小孔的直径大小相等,轴和孔应该可以装配。可实际情况是如此吗? 上图的轴加工后除了大小误差外,还有
导读对数字化模型进行规范化表达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依据三维模型标注相关标准,提出了基于MBD技术在三维模型上表达模型信息的方法。为了将设计工艺信息更加直观简洁地表达在三维模型上,提出了利用信息符号化来组合表达产品信息的表达技术,研究了通过视图与层状态的关联组合来实现标注信息的有机组织和管——并通过层状态来控制视图中标注内容的显示与否的分类管理方法。01引言随着三维数字化技术的深化应用,基于模型定义M
你会看图纸吗?相信很多朋友很不屑一顾,“图纸嘛,在学校就会看了,不就是画着零件各个尺寸的一张纸嘛!”真的只是这样吗?一起来看看。 在汽车行业,不管你是做生产的、质量的,又或者是项目的、开发的,甚至是销售的、市场的,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两类文件。一个是标准,另一个就是今天要谈的——图纸。
1、背景介绍现代产品开发过程(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装设计、产品制造、检验检测)不再像以往的各模块分立(首先产品设计,然后工艺设计,接着工装设计,进行产品制造,最后检验检测,各模块之间只负责自己的工作,很少协同工作,产品开发过程不仅周期长,而且质量得不到保证),现代产品开发更强调的是一种协同,实现产品设计(含工艺设计)、工装设计、零件加工、部件装配、零部件检测检验的高度集成、协同、融合,建立三维数
随着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在航空制造业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三维CAD技术的日益普及,飞机研制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以数字量为主、模拟量为辅的协调工作法开始被全数字量传递的协调工作法代替,三维数模已经取代二维图纸, 成为新机研制的唯一制造依据。在枭龙飞机和ARJ21飞机机头的制造过程中,中航工业成飞公司结合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传统的以数字量为主、模拟量为辅的协调工作法开始被全数字量传递的协
Michael Xu · 02-28
Michael Xu · 06-08
吴德辉老师 · 05-03
Michael Xu · 05-04
Michael Xu · 04-16